徐州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徐州大学

[切换城市]
徐州站> 徐州教育> 徐州大学> 徐州医科大学信息

徐州医科大学

英文名: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简称:“徐医大”,“XZMU”,“徐州医学院” 所在地:徐州 院校代码:10313 类型:理科类/医药类/考研院校

  • 徐州医科大学师资怎么样, 徐州医科大学师资好不好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徐州医科大学拥有教职工有5000余人(含直属附院),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近700人,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和“双创团队”8个,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人,江苏特聘教授6人,江苏特聘医学专家3人,入选省“双创计划”、省“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各类人才项目近200人次。
团队名称
带头人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麻醉学专业教学团队
张励才
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
麻醉学专业教学团队
张励才
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团队
郑葵阳
江苏省双创团队
麻醉学
曹君利
肿瘤信号转导与干预研究
郑骏年
江苏科技创新团队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基础及临床转化
曾令宇
肿瘤信号转导与干预研究
郑骏年
麻醉与疼痛的基础和临床应用技术研究
张励才
肿瘤生物治疗
裴冬生 长江学者曹君利 江苏省双创人才曹君利、张延平 江苏特聘教授高灿、花放、 杨晶、乔建林、李安安、张道永 江苏特聘医学专家张仲荣 、潘振强 、费沛文

  • 印晓星
  • 印晓星 男,1966年11月出生,江苏太仓人,教授,药理学硕士生导师, 1988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专业,2004年获博士学位。现任徐州医学院副院长、药学院院长。主要从事药代动力学及中药药理学研究。近几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文章10篇,申请专利2项;主编及参编国家规划教材各1部;承担科学研究课题12项,其中参与国家自然基金1项,主持省级科研课题2项;承担省级教育教改课题1项。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4年获中国药理学会Servier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007年获徐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2008年获淮海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兼任江苏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药学会理事、全国高等药学教育研究会理事、全国高等学校临床药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等。共济  kaoyantj  邢淑华 女,1950年6月出生,江苏南京市人,药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4年获医学硕士学位。先后担任徐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主任、基础学院院长等职,现为徐州医学院医药生物实验室主任、药理学教研室副主任。近几年主要从事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及发病相关机制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加或主持多项省厅级科研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作为主要研究者获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奖, 2007年获淮海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08年获徐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参编或副主编出版“药理学”、“医学药理学”、 “医用护理药理学”、 “中华抗衰老医老医药学”等教材和专著。兼任徐州市药学会理事、 江苏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 全国高等医学会教育学会基础医学教育分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第九届理事。200092  辅导  谷淑玲 女,1956年5月出生,山东省威海市人,药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现为徐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主任,药理学精品课程负责人;主要从事心脑血管药理学研究 ,承担科学研究课题多项,其中参与国家自然基金1项,主持省级科研课题2项、横向课题多项。近年来在缺血性脑损伤发病机理和防治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主要研究者获得省中医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徐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参编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药理学教程”、“医用护理药理学”等教材和专著。兼任中国药理学会会员,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分会会员,江苏省药理学会理事。  正门对面  3362 3039  包金风 神经药理学博士博士后,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神经药理学的研究。在美国德州大学博士后期间(2001-2002)主要从事围产期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性的分析研究。在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系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从事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研究(2003-2007)。2005.6- 2008.12先后在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和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学习。主要利用转基因鼠模型和成年神经干细胞培养系统、RNA干扰技术和可调性慢病毒介导的基因转运系统,研究小热休克蛋白和microRNA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主持和参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和教育部科研课题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业  200092  刘毅 1972年12月生,2006年获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药理学硕士生导师。现任徐州医学院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主任,江苏省麻醉与镇痛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下属麻醉与镇痛药物合成研究室主任,徐州医学院有机化学精品课程负责人。现主要从事手性药物的化学合成与生物转化。博士研究生期间参与国家课题2项。目前江苏省教育厅批准课题2项,省重点实验室基金1项,徐州医学院院长人才专项基金1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3项。另与企业签订4项科研项目;成果转让3项。一些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兼任徐州生态健康学会理事,徐州化工研究所技术顾问。  济  业  葛卫红(1962.12-),江苏海门人。主任药师,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南京药学院。现任南京鼓楼医院药剂科副主任。曾先后到日本名古屋赤十字病院、新加坡国立管理学院、南京医科大学等学习和深造,获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近年来主持并完成省市级课题多项,曾获江苏省科技进步3等奖一项,南京市科技进步2等奖一项,累计发表论文60余篇。兼任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其临床药学学组委员、江苏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及秘书、南京市卫生局医疗质控委员会医院药事管理专业副主任委员等。兼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等编委。 336 26038  济  范斌,男,1964年8月出生,副研究员。1987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专业。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物质分析检测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体内药物分析、中药有效成分的分析及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近几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0篇,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材质量标准研究》,目前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2005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陈伟
  • 陈伟,女,徐州市中心医院(四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徐州医学院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生导师,徐州医学院临床三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徐州市政协委员、徐州市拔尖人才和优秀科技工作者。业  1980年~1985年就读徐州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在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科工作;1990年~1993年就读南京医科大学,获运动医学硕士学位;1994年10月组建了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并先后任副主任、主任。近五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参加国家级课题一项,主持局、市级课题五项,获新技术引进奖三项。2005年4月赴巴西参加第三界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术大会,2006年2月赴香港参加第四届国际神经康复会议。专业主攻方向是心脑血管病的康复评定与治疗。是江苏省各医学院校《21世纪创新教材》之一《康复医学》副主编。200092  目前任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徐州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州市康复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 祖茂衡
  • 祖茂衡,本硕士点负责人,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徐州医学院影像学院院长,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主任,kaoyangj  中华放射学会介入放射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介入放射学组顾问,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诊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介入放射学杂志编委常委。1990和1998年间二次赴德国学习介入放射学。  同济  从事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治疗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长期工作在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第一线,主要从事介入放射诊断和治疗研究,介入治疗技术全面,对肿瘤和静脉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具有深入的研究,擅长处理静脉系统狭窄-梗阻性病变。在布加综合征和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方的系统性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他带领的介入放射科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徐州市临床重点学科。  200092  主要研究方向,1 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相关研究,2.布加综合征与血栓性病变基础与临床治疗研究。研  3362 3039  张敬川 主任医师 徐州医学院肿瘤学教研室主任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济  现任: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学会理事,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学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淮海经济区中西医结合协委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徐州市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  同济  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30年,在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肿瘤内科治疗的诸多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对乳腺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有独到之处。在医教研等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在淮经济区有的影响。  48号  研  徐浩,教授,主任医师,徐州医学院医学影像系介入放射学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副主任。现任江苏省介入放射学组副组长、徐州市介入放射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抗癌学会江苏分会介入放射学常委、澳大利亚Victoral医学会会员。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kaoyangj  在省内率先开展Budd—Chiari综合征的介入治疗,2002-2003年间赴澳大利亚公派留学,并获得澳大利亚临床与基础研究硕士课程优秀证书和澳大利亚临床医生行医证书。已从事医学影象学,特别是介入放射学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0多余年。,具有扎实的影像医学的教学和临床工作经验。现开展全身各系统的介入诊断和治疗工作一血管和非血管介入放射学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在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血管阻塞性疾病的介入治疗方面具有深入的研究,其中静脉狭窄梗阻性病变的介入治疗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发表论文l5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省课题3项。获得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 正门  112室  杜秀平,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徐州市重点学科——肿瘤学科带头人,徐州医学院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徐州医学院肿瘤学教研室副主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会员,徐州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336260 37  从事肿瘤内科工作20年,具有扎实的临床工作能力,熟悉常见肿瘤的诊疗规范,在肿瘤综合治疗和对晚期肿瘤处理有独到之处,在当地有一定影响。1998年获得中华医学基金,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随冯奉仪教授研修内科和肿瘤药物临床试验规范。后师从著名中西医绩合肿瘴专家李佩文教挥,具备了较高临床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彰武  近年在核心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专著一部,副主编1部,参编3部。  彰武  负责在研课题1、江苏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发展计划:益气清热养阴中药调节恶病质细胞因子的实验研究,BS20045130。200092  2、徐州医学院教学课题:实习轮转期住院医师现代肿瘤学概念的再培养,XYJ03013。kaoyantj  3、徐州医学院课题:中医药预防NSCLC放化同步治疗后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院  4、徐州市科技局课题:益气清热养阴中药调节肺癌恶病质细胞因子的实验研究X2004425-5 。  专  业  张南征,医学博士,南京军区消化内镜诊疗中心主任,解放军第九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徐州医学院附属淮海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徐州医学院肿瘤学硕士生导师,南京军区卫生系列学科带头人导师。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医学委员会委员,全军消化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军激光医专业学委员会常务委员,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军区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消化内镜学会委员,徐州市医学会理事,徐州市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州市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徐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军区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徐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徐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正门对面  承担或已完成全军、军区或省级科研基金课题5项。已刊出医学论文120余篇;副主编或参编医学著作3部。主持研究并获军.队科技进步(或医疗成果)奖14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9项,四等奖3项;获首届徐州市科技成果展银奖1项,获国家专利1项。曾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军妇女先进个人”等称号:获南京军区“科技英才”奖;表彰为“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等;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1次。  章龙珍,博士(在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现为徐州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副所长、附院放疗科主任,医学院影像系放射治疗学教研室副主任,肿瘤学研究生导师,徐州医学院第四、五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优秀代教老师,.负责科研课题5项,参编教材两部。  对肿瘤的基础、临床知识及国内外治疗进展有较全面的了解与掌握,能熟练掌握常见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放疗计划的实施及其放疗反应、并发症的防治,另外还注重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与开发,目前开展的新项目有:头颈部病人面罩固定技术、整体挡铅技术、头颈部肿瘤后程或全程加速超分割照射、《肿瘤的综合治疗》(头颈部、胸部肿瘤放化同步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一刀及适形放射治疗、《乳腺癌保乳术后的切线照射》,获二附院三新技术三等奖,《中药对放射性肺损伤的放射防护研究》等,注重学科建设及人才梯队的培养。共完成了4届10余名研究生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使研究生毕业后能够独立进行本专业的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顾玉明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介入放射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为:l、肿瘤的微创综合治疗:利用三维DSA对肿瘤进行精确、充分栓塞,联合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无水乙醇注射、放射性粒子植入、生物治疗(DC等)进行序惯治疗。2、大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研究:颈动脉、肾动脉狭窄,主动脉夹层,Budd一Chiari综合征,静脉血栓等影像诊断与介入新技术研究。承担院、市课题各一项,在中华医学杂志、徐州医学院学报上发表论著7篇,曾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徐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徐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项。  朱正秋,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硕士,中共党员,现任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徐州医学院肿瘤病学教研室副主任。  近十年来一直从事肿瘤病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在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胃癌及恶性淋巴瘤等综合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在消化道肿瘤的综合防治研究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省级科研项目两项,院级一项,获徐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参编相关教材两部。
  • 李培华
  • 李培华,男,1959年出生于江苏徐州,1982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医学系本科,后获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耳鼻咽喉科学会委员,省耳鼻咽喉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徐州市医学理事会理事等职,兼任江苏省及徐州市医疗事故、伤残、法医鉴定和职称评审专家等职务。徐州市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徐医附院首届十佳白衣战士。 共济  通晓耳鼻咽喉科学理论,全面掌握本专业临床技能,擅长头颈部肿瘤的手术治疗,尤其在喉癌的手术治疗方面具有独到见解,首先开展的带蒂舌骨新喉重建技术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kaoyangj  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主编、参编学术专著六部,获省级新技术引进一等奖1项及徐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和新技术引进奖7项。课  联系电话:051685802098(门);051685802024(病房)kaoyangj  336 26038  许学谷,男,1957年出生于江苏淮安市,1983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医学系本科。科秘书,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徐州市耳鼻咽喉科委员,徐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伤残鉴定等专家库成员。多次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  112室  通晓专业理论知识,全面掌握专科技能,擅长气管异物取出及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技术的临床应用。336 26038  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副主编、参编学术专著3部,获江苏省及徐州市新技术引进奖和科技进步奖4项。共济网  联系电话:051685802098(门),051685802024(病房)共  共济  乔月华,女,1962年出生于江苏苏州,1983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医学系本科,后获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学位,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徐医附院人事处处长,泉山区人大代表。徐州市医疗事故、伤残、法医等鉴定专家。336260 37  通晓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效果好,尤其是耳科学及面神经方面颇具研究成果,擅长中耳炎等疾病的临床诊疗。院  主编、参编学术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
  • 陆晓媛
  • 学科带头人陆晓媛,1968年出生,1990年毕业于南京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得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工作。1997~2002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攻读临床医学研究生,从师郭燕燕教授等国内多位知名专家,主攻妇科肿瘤。同时在妇产科医、教、研及管理等方面接受了全面规范的训练。2002年7月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回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工作。现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妇产科科室及教研室副主任,全面主持管理本科医疗行政及教学、科研等工作。2006年4~10月赴意大利学习交流。先后被评为徐州医学院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目前承担市厅级课题2项,负责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新药临床试验,担任江苏省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徐州市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主任委员,徐州市计划生育协会理事、江苏省青联合会委员。48号  336260 37  刘福民,男,医学硕士,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学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导师。从事妇产科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1995年—199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做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优生遗传和产前诊断、复发性流产和不孕症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主持省科技厅、卫生厅各一项,参与省科技厅、卫生厅多项科研课题5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徐州市科技进步二、三、四等奖各一项。反复自然流产的免疫蛋白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获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现任徐州市医学会遗传优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人口学会副会长,徐州是优生优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理事。
  • 金培生
  • 金培生,男,1967年12月出生,博士学历,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为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激光中心主任,江苏省整形烧伤学会委员,江苏省美容学会委员,江苏省生物工程医学移植学会委员,徐州市整形学会副主任委员。网络督察  多年来一直从事整形美容外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多次在教学比赛中获奖,07年获得了卫生部资助的《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综合治疗》电子教学光盘制作项目(卫生部CAI资助项目).现为徐州医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青年骨干。临床中主持开展的《鼻翼缺损综合修复项目》获得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二等奖,徐州市新技术引进一等奖。  研  过去的几年金培生博士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 《L-精氨酸对随意皮瓣存活的基础研究》,《L-精氨酸对随意皮瓣存活的临床研究》,《脂肪移植脂肪颗粒获取部位的研究》,《RNAi阻抑HSP47对病理性瘢痕胶原代谢影响的研究》等课题项目,07年获得卫生厅资助课题《CTGF在病理性瘢痕生成中的作用机制探讨》(课题编号z200705)和徐州市科委资助项目《RNAi阻抑CTGF对病理性瘢痕形成影响的探讨》(课题编号xm07c073)两项课题,先后在《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中华医学美容外科杂志》、《中国修复与重建外科杂志》《中华烧伤杂志》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赴德国、意大利、韩国、日本进行整形美容学术交流.近几年主要从事创面愈合、病理性瘢痕防治、脂肪移植等方向的研究。
  • 于如同
  • 于如同博士,教授、主任医师。1987年毕业于江苏省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专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徐州医学院科技处副处长、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主任,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淮海经济区神经外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州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获得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江苏省“333”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院  临床上,能够完成三级甲等医院要求的神经外科所有甲类手术,个人每年完成甲类手术300余台次,如高难度的枕骨大孔区肿瘤切除手术、脑干肿瘤手术、经单鼻孔垂体瘤切除术、复杂动脉瘤夹闭术等。正门  科研上,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项,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研究1项,省科技厅、卫生厅、教育厅等课题共15项,可支配科研经费350万元。以第一完成人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医学新技术引进一、二、三等奖各1项。在脑胶质瘤基因治疗方面,发表论著3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2篇。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研究方面,出版著作3部,发表论文20篇,获得专利1项。出版VCD教学光盘(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部。021-  33623 037  郭克勤,男,50岁,副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徐医附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徐州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淮海经济区神经外科委员会秘书长。1983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医疗系,1983年至今工作于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对颅脑外伤和颅内肿瘤以及椎管肿瘤有着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垂体瘤、听神经病、颅底肿瘤及各种颅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大网膜脊髓移植术治疗外伤性截瘫》获得省科技进步四等奖,《红外热像图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获得省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单鼻孔经蝶窦显微外科治疗垂体瘤》获得徐州市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  共济  336260 37  潘昕,副教授、主任医师。1984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医疗系,同年在徐医二附院神经外科工作,1990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院,获神经外科专业硕士学位,1990年至今工作于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对危重脑血管病及颅底肿瘤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与研究。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获得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二等奖各1项。辅导  共济网  范月超,男,40岁,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现为徐州市神经外科学会委员、淮海经济区神经外科学会委员。3362 3039  擅长颅底肿瘤显微外科手术、脑动脉瘤的显微外科夹闭手术及脑垂体瘤的经单鼻孔显微切除术,对垂体瘤的发病机制和癫痫病的外科治疗有深入的研究。辅导  主持徐州市课题一项;作为第一承担人获徐州市政府科技进步奖一项;主持医学院院长基金一项;主持医院科研基金两项;参与教育部课题一项。课  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专业论文十篇,参编专业著作一部;参译专业外文著作一部。  3362 3039  济  许洪升,男,45岁,博士,主任医师。1984年毕业于镇江医学院临床医学系;1995年毕业于苏州大学附属医学院神经外科专业,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苏州大学附属医学院神经外科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徐州市神经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淮海经济区神经外科学会常委,并担任《中华实验外科杂志》江苏省地区特约编辑、徐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并获得江苏省省级科技青年标兵、徐州市拔尖人才、徐州市优秀科技青年、徐州市十佳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正门对面  对颅脑外伤患者有着较丰富的手术和救治经验,擅长脑干肿瘤切除手术。主持或参与徐州市课题2项,获得徐州市科技进步奖3项、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2项、卫生部主办全国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4项。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
  • 孙晓青
  • 孙晓青博士,教授、主任医师。1982年毕业于江苏省徐州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医学系泌尿外科专业,获硕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泌尿外科专业,获博士学位。2004.6-2004.12月赴美国匹茨堡大学研修器官移植及泌尿外科新技术。1997年任业务副院长。现为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国际脊髓学会会员、中国残疾人协会脊髓损伤学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获江苏省教委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省教委“青蓝工程”培养人才、省政府“333”工程人才、省“135工程”百名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突贡专家。48号  从1982年起,一直从事泌尿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与或主持在国内或省内率先开展的临床技术项目10余项。所带领的专业技术队伍达省内先进水平。  33623 037  曾对泌尿系结石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尿石形成新观点,被吴阶平主编《泌尿外科》录入。对肾移植也有深入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祖国医药莨菪类防治环孢素肝毒性机理及效果。该研究成果已被多单位引用。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在国际泌尿外科年会交流,并发表于国际核心期刊。目前,主要从事器官移植、泌尿系肿瘤及尿石症的研究。国际、国内核心期刊先后发表第一作者论文近20篇,副主编《外科学》教材1部。曾主持省级6项、参与指导省级8项、国家2项课题的研究。获科研经费170多万元。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1项。kaoyantj  同济大学四平路  郑骏年,男,42岁,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徐医附院副院长、江苏省泌尿外科学会委员、江苏省男科学会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及卫生部课题评审专家。曾获江苏省突贡专家、省医学重点学科培育点学术带头人、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省级荣誉称号。正门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863”子课题、卫生部基金、省科技厅、卫生厅、教育厅、人事厅课题共17项,可支配科研经费350万元。以第一完成人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发表论著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42篇,包括SCI收录期刊5篇,最高影响因子4.87。在中华级医学杂志发表论著18篇。参编《癌症生物治疗》,申请专利2项。共济网  指导研究生连续获得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课题2项、省优秀研究生毕业论文奖1项。直接指导泌尿外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卫生厅、教育厅课题12项。共济  kaoyangj  王军起简介  kaoyangj  1991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医疗系,同年在徐医附院泌尿外科工作课  1997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  课  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医学博士学位kaoyantj  现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兼任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彰武  中华医学会会员,徐州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候选)。200092  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7篇,参与完成国家自然资金课题2项,主持市科技局课题一项,荣获徐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徐州市新技术引进二等奖2项。院  为徐州医学院“振兴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8号  电话: 83638188 13852000319kaoyantj  同济大学四平路  陈仁富简介济  陈仁富,男,42岁,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88年毕业于江苏省徐州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获徐州医学院外科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残疾人协会脊髓损伤学会会员,徐州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秘书。曾多次荣获徐州医学院及徐医附院优秀党员、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考  从事泌尿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年。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在肾移植、泌尿系肿瘤的综合治疗、腔内电切、腹腔镜手术等方面。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与或主持省内外率先开展的临床诊疗项目10余项。主持或参与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子课题、省课题共5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 项。在省级以上期刊先后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0余篇。
  • 徐凯
  • 徐凯 本硕士点负责人,附属医院影像科主任,影像诊断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担任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放射分会委员、江苏省放射学会委员,江苏省磁共振学组副组长、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工程学会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人选,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徐州市重点医学人才。从事影像诊断工作25年,对于脑缺血、骨关节疾病、Budd-Chiari综合征、涎腺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的CT、MRI诊断进行过较深入的研究,研究方向主要为神经影像学。  崔建华 附院影像科副主任,超声诊断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1982年从事超声医学专业至今,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在国内、省内均有一定影响。任中华医学会江苏超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理事,ACEAF国际超声医学证书江苏省唯一获得者。  汪秀玲 附院放射科副主任,影像诊断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从事影像诊断工作十余年。先后至上海华山医院、北京空军、海军总医院进修学习,作为中国政府派遣研究员分别至日本群马大学、熊本大学留学研究工作一年。专业特长:泌尿生殖系统、乳腺疾病影像诊断(X线、CT、MRI)。  王兴田 附院影像科超声波室副主任,超声诊断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江苏超声医学专科分会腹部及小器官专业组委员。先后开展了肝肾囊肿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巨大肝肾囊肿穿刺治疗、腹腔脓肿特别是膈下脓肿的穿刺治疗及组织自动活检技术。专业特长:腹部、小器官及外周血管疾病超声诊断,超声介入治疗。济  徐浩 主任医师,徐州医学院医学影像系介入放射学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副主任。在省内率先开展Budd-Chiari综合征的球囊扩张,2002年5月-2003年5月赴澳大利亚公派留学。已从事医学影象学,特别是介入放射学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15余年,在徐淮地区首先开展介入放射学工作,在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血管阻塞性疾病的介入治疗方面具有深入的研究,其中静脉狭窄梗阻性病变的介入治疗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发表论文15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省课题3项。获得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技术进步三等奖等奖,学会任职江苏省介入放射学组副组长、徐州市介入放射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学会江苏分会介入放射学常委、澳大利亚Victoral医学会会员。 共  胡春峰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2006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进修学习半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影像诊断学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专业方向为胸部影像诊断。近年来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科研论文10篇,参编教材2部,获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1项,通过市成果鉴定1项,参加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2次被评为徐州医学院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次被评为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青年技术骨干。  张庆桥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血管性疾病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1998.8~2003.7就读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2003.8~今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  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8篇,其中中华系列杂志发表论文8篇。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4项,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卢光明 教授、主任医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主,1988年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26年,系国内最早应用MRI的医师之一。在影像诊断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胸部与肾脏肿瘤等的影像诊断有较深造诣,在国内率先开展肺癌的影像学术前分期评价及垂体微腺瘤的MR动态增强扫描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以第一研究者获军队科技进步奖8项,主编专著2本,其中《CT诊断与鉴别诊断》获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担任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军区放射专业学会主任委员,全军放射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会中国磁共振学组副组长,江苏放射学会磁共振学组组长,江苏放射专业学会副主委,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理事,中华放射学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编委等。3362 3039  同济大学四平路  王中秋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南京市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协会影像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承担国家、全军、江苏省科研课题6项,发表论文(包括SCI) 38篇。有较全面扎实的影像诊断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腹部影像诊断、胎儿神经系统影像诊断等。3362 3039  黄伟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学术任职:江苏省放射学会常务委员、全军放射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侧重于循环系统疾病的综合影像学诊断,对于各种心脏病的X线摄影、血管造影、CT和磁共振等检查方案策划和实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介入放射学着重于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心血管造影的实施。同时,进行各种肿瘤的介入治疗。  张宗军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江苏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委员兼秘书。从事影像诊断22年,长期工作在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第一线,具有扎实的影像医学的教学和临床工作经验。特别是CT和磁共振的影像诊断方面,擅长在神经系统和腹部肝脏、胰腺等部位病变的影像诊断和研究,特别是在脑血管病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胸部小结节病变的计算机辅助检测等方面颇有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近10年来,以第一作者和通讯者发表论文15篇以上,副主编专著5本。主持、参与国家、省课题4项,目前在研省课题一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主要研究方向:神经系统肿瘤影像学诊断与功能成像,脑血管病变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像学诊断和评价。  许健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1984年至今一直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有较全面扎实的影像诊断(尤其是CT和MRI)经验,同时于87年开始参与介入治疗工作,有大量的临床经验和病例积累,20年来科室完成肿瘤介入治疗2万余人次。现任江苏省放射学会影像介入学组副主任委员。主编、参编著作6部,发表论文数篇。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周胜利,主任医师,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影像科主任,曾在上海中山医院、胸科医院、长海医院、长征医院和北京阜外医院多次进修、学习。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影像诊断水平,能熟练运用多种影像检查手段进行全身各部位影像诊断,先后完成省卫生厅科研课题1项,市科委科研课题8项,多次获得市科技进步奖。获得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3项;获得连云港市卫生局新技术引进奖近十项,手枪式腰椎间盘切割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先后发表20余篇论文。参编2本学术专著。被聘为中华放射学杂志论文评审专家及放射学实践杂志编委,介入放射学杂志编委。任省放射学组和介入学组委员、市放射学组主委,全国肿瘤介入学组委员,担任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市医学会常务理事、市医院管理协会理事。曾入选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
  • 刘彦群
  • 刘彦群教授、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991年获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医学硕士学位,现任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院长。刘彦群教授长期从事皮肤性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皮炎、银屑病、结缔组织病及性传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在接触性皮炎的研究方面造诣颇深。现已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8篇,主编或参编出版专业性著作6部,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7项,获省、市级继续教育医学教育项目2项。专  济  魏志平,男,48岁,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kaoyantj  1983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医疗系医疗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任徐州医学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主任,徐医附院皮肤性病科主任,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银屑病研究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皮肤病理学组副组长;徐州市医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kaoyangj  从事皮肤性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对多种皮肤病、性病有较深刻的理解,有较丰富的疑难、危重病人救治经验,多次在死亡线上挽救病人的生命,专业方向为皮肤病理;研究方向为银屑病、皮肤肿瘤的基础和临床。  kaoyantj  90年代,在国内对角质形成细胞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地研究,研究成果《角朊细胞免疫生物学研究及维甲酸、细胞因子(IL-6、IFN-g)、大黄素对角朊细胞体外增殖分化影响的研究》获北京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奖,《p16基因甲基化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相关性研究》获徐州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作为副主编、编委出版著作、教材5部,在国内重要专业杂志上发表科研论著10余篇。
  • 高殿帅
  • 姓名: 高殿帅性 别: 男 院 系: 研究生学院行政职务: 院长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从事专业1: 神经生物学从事专业2: 细胞生物学从事专业3: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最后学历:最后学位: 博士任硕导年月: 2002年任博导年月: 2009年是否院士: 否是否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否毕业院校: 北京医科大学毕业专业: 1001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毕业时间: 1996.6办公电话: 051683262301E-mail: gds@xzmc.edu.cn是否停招: 否◇ 高殿帅,博士,教授,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徐州医学院研究生学院院长、基础学院生物学教研室暨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副主任。1977.9-1983.7在原沭阳县中学学习,中学毕业后,分别就读于徐州医学院、原北京医科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先后师从著名解剖学家许鹿希教授、徐群渊教授,耗时11年整,终获博士学位,在徐州医学院工作。2005年底获评教授,2009年底被评为第四军医大学博士生导师。2003年以来,主持过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等。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学研究文章70余篇,其中SCI收录13篇。主编并正式出版教学书籍2部;参与撰写英文版专注2部。主持 “神经生物学”等2门研究生课程,是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中枢神经解剖学”的主讲教师之一,是江苏省精品课程“麻醉解剖学”的主讲教师之一。已指导和正在指导的研究生15名,其中博士研究生3名;还直到博士后研究人员2名。2002年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4年被中共徐州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07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是中国神经科学会会员,中国解剖学会会员,中国解剖学会神经解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神经解剖学杂志》编委。
  • 马凯
  • 姓名: 马凯性 别: 男 院 系: 医学信息学院行政职务: 副院长专业技术职称: 副教授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从事专业1: 神经生物学从事专业2:从事专业3:最后学历: 博士毕业最后学位: 博士任硕导年月:任博导年月:是否院士: 否是否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否毕业院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毕业专业:毕业时间: 2006年6月办公电话: 051683262096E-mail: Makai@xzmc.edu.cn是否停招: 否◇ 马凯,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徐州医学院医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徐州医学院“振兴计划”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研究方向:医学图像数据处理、计算机检测与控制。主要研究成果:研究了神经纤维追踪医学图像数据处理,研究出一种典型神经纤维(DTI)医学数据追踪方法。研究并设计实现了高精密延时电路,延时精度为2ps,国内外一般设计电路延时精度为5ps。近年来,主持并且已经结题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应用脑电提出脑内特异性核团功能信息研究》1项及徐州医学院院长基金《基于微机总线的高频生物医学信号采集》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5篇被EI或ISTP收录,并以第二主编编写教材1部,高等教育出版社,江苏省医药类院校信息技术系列课程规划教材。
  • 陈幽婷
  • 姓名: 陈幽婷性 别: 女 院 系: 基础学院行政职务: 教研室副主任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从事专业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从事专业2: 神经生物学从事专业3: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最后学历: 本科毕业最后学位: 学士任硕导年月: 2003.09任博导年月:是否院士: 否是否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否毕业院校: 徐州医学院毕业专业: 1002 临床医学毕业时间: 1982年1月办公电话: 83262108E-mail: xzyxycyt66@163.com是否停招: 否◇ 1978.03 -1982.01 就读与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 温相如
  • 姓名: 温相如 性 别: 女 院 系: 基础学院  行政职务:专业技术 职称: 副教授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从事专业1: 神经生物学 从事专业2: 麻醉学 从事专业3: 药物化学  最后学历:最后学位: 硕士 任硕导年月: 20111101  毕业院校: 徐州医学院 毕业专业: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毕业时间: 2007年7月  办公电话: 83262099E-mail: wxr2118@163.com是否停招: 否  ◇   温相如:硕士,副教授。1998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同年9月起在徐州医学院基础学院化学教研室工作,任助教,2003年起任讲师。2004年9月考入徐州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从事缺血性脑中风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工作。2007年7月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继续在化学教研室工作,2009年7月起任副教授。
  • 侯筱宇
  • 姓名: 侯筱宇性 别: 女 院 系: 基础学院行政职务: 院长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从事专业1: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从事专业2: 药理学从事专业3:最后学历:最后学位: 博士任硕导年月: 2003.7任博导年月: 2007.1是否院士: 否是否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否毕业院校: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毕业专业: 100706 药理学毕业时间: 2003.7.31办公电话: 83262620E-mail: xyhou@xzmc.edu.cn是否停招: 否◇ 侯筱宇教授现为江苏省优势学科(生物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脑病生物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精品课程(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负责人、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担任江苏省发育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徐州市生化与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侯筱宇教授自1995年起一直在徐州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05年起担任学科带头人,为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006年起先后被南京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聘为博士生指导教师;于2009-2010年在美国佐治亚医学院(Medical College of Georgia)作访问学者。侯筱宇教授主要致力于重大脑病与神经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计划学术带头人项目、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省教育厅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等1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论文13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授权1项);现指导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3名(已获学位者1人),共指导硕士研究生39名,已有29名获得硕士学位;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江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下,侯筱宇教授课题组重点进行了神经突触功能与疾病(脑缺血、老年痴呆)的分子机制研究。首次报道了Src家族蛋白激酶对兴奋性突触蛋白PSD-95功能的调节作用并阐明了其分子机制,2009年关于该课题的研究论文发表于生物化学领域中有较高影响的期刊Biochemical Journal上,编委会给予该篇研究论文较高的评价;同时开展了靶向于突触信号复合体的脑病治疗药物的探索与研究,研究成果已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其中发表于Journal of Neuroscience Research上的论文成为该期的封面论文;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授权1项。以上科研成果经专家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
  • 高灿
  • 姓名: 高灿性 别: 女 院 系: 麻醉学院行政职务: 副主任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从事专业1: 药理学从事专业2: 神经生物学从事专业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最后学历: 博士毕业最后学位: 博士任硕导年月: 2011年1月任博导年月: 2011年4月是否院士: 否是否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否毕业院校: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毕业专业: 100706 药理学毕业时间: 2003年8月办公电话: 0516-83262693E-mail: gaocan@xzmc.edu.cn是否停招: 否◇ 1992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1998年获徐州医学院生化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2004年在徐州医学院生化教研室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先后获得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获得徐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徐州市劳动模范。2004年赴美国先后在芝加哥医学院(The Chicago Medical School at Rosalind Franklin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Science),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获得美国NARSAD青年科学家奖。在J Neurosci, Hippocampus, J Neurochem等发表二十多篇论文。2010年10月做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回到徐州医学院工作,2011年评为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徐州医学院优秀人才,2012年1月评为江苏特聘教授 。研究方向:(1)神经退行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及信号转导,(2)药物成瘾,恐惧、焦虑、抑郁的神经可塑性机制,(3)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
  • 齐素华
  • 姓名: 齐素华性 别: 女 院 系: 基础学院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称: 副教授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从事专业1: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从事专业2: 药理学从事专业3:最后学历: 博士毕业最后学位: 博士任硕导年月:任博导年月:是否院士: 否是否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否毕业院校: 中国药科大学毕业专业:毕业时间: 2010年7月办公电话: 85748423E-mail: qisuhua9999@163.com是否停招: 否◇ 齐素华,女,1966年3月出生,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细胞信号转导及生化制药的研究。
  • 刘永
  • 姓名: 刘永性 别: 男 院 系: 基础学院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称: 副教授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从事专业1: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从事专业2: 神经生物学从事专业3:最后学历: 博士毕业最后学位: 博士任硕导年月: 2007年11月任博导年月:是否院士: 否是否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否毕业院校:毕业专业:毕业时间:办公电话:E-mail: yliuphd@163.com是否停招: 否◇ 申请者长期以来进行缺血性脑中风神经元损伤细胞信号转导研究,近五年来申请者参加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其中一项重大),获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资助。在J Biol Chem, Neuroscience, FEBS Lett, Can J Neurol Sci等期刊共发表第一作者SCI收录论文8篇,其他顺序作者SCI收录论文十余篇。研究成果“脑缺血NMDA受体和L-型钙通道的对话及受体后信号转导的研究”获2008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三);“GluR6信号模块介导脑中风JNK通路的激活和调控及作用的研究”获2009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五)。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
  • 李冲
  • 姓名: 李冲性 别: 男 院 系: 基础学院行政职务: 教研室副主任专业技术职称: 副教授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从事专业1: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从事专业2:从事专业3:最后学历: 博士毕业最后学位: 博士任硕导年月: 2008年12月任博导年月:是否院士: 否是否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否毕业院校: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毕业专业: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毕业时间: 2004年7月办公电话: 85748423E-mail: lichong2006@gmail.com是否停招: 否◇ 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UC)生化系做博士后,回国后在徐州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脑缺血细胞信号转导机制,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人选项目资助,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和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共4项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第二承担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曾参与完成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和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研究;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9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含并列)10篇;2009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六)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十)。现为江苏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
  • 关秋华
  • 姓名: 关秋华性 别: 女 院 系: 基础学院行政职务: 教研室副主任专业技术职称: 副教授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从事专业1: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从事专业2: 神经生物学从事专业3:最后学历: 博士毕业最后学位: 博士任硕导年月: 2008年01月任博导年月:是否院士: 否是否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否毕业院校: 中国科技大学毕业专业: 071006 神经生物学毕业时间: 2005年12月办公电话: 85748423E-mail: guanqiuhua2008@163.com是否停招: 否◇ 关秋华,女,生于1975年10月,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1年8月-至今工作于徐州医学院,现任生物化学教研室副主任。工作以来,在做好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多年来主要从事缺血性脑中风神经元凋亡的信号转导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江苏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一项,主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科研课题。工作以来在Brain, J Biol Chem, J Neurochem, Neuroscience 等国际重要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0年被评为徐州医学院“十一·五”期间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2010年被评为徐州医学院振兴计划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09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09-J-2-54-R3,第三名)、2009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2009-097,第三名)、2011年获江苏省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二名)、2011年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2011021179P1002,第二名)、201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2011-Z-106- 2-02-R05,第五名)。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路209号
  • 电话:
    %u0030%u0035%u0031%u0036-%u0038%u0033%u0032%u0036%u0032%u0031%u0031%u0038
  • 邮编:
    221004
相关推荐
塔里木大学师资好不好,塔里木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南林业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南林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安美术学院师资好不好,西安美术学院师资怎么样 桂林理工大学师资好不好,桂林理工大学师资怎么样 延安大学师资好不好,延安大学师资怎么样 云南民族大学师资好不好,云南民族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