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徐州景点

[切换城市]
徐州站> 徐州旅游> 徐州旅游景点> 徐州云龙山

徐州云龙山

等级:4A

最佳游览时间:四季皆宜

景点类别:休闲度假/观光摄影/山岳/古迹遗址/宗教文化/仿古/拜佛/登山/山岭/历史建筑

徐州云龙山有什么好玩

云龙山座落在徐州市南部,海拔142米。园内景观众多,以亭台、寺庙和诸多古迹为主,主要有三义桥、苏步桥、云龙书院、醉石亭、东坡石床、摩崖石刻、张山人故址、白鹿洞、望湖亭、戏楼、邓永清彰功碑、五十三参、大士岩、碑廊、放鹤亭、饮鹤泉、御碑亭、招鹤亭、兴化寺、观景台、同心台、山西会馆、抗战亭等。苏轼的名篇《放鹤亭记》也立碑于放鹤亭旁,成为过往游客驻足品读的对象。每年的云龙山庙会更是一年一度的盛世,四面八方的人们都将汇聚于此。

放鹤亭

放鹤亭位于云龙山第一节山山顶,坐东朝西,是一座民族风格的建筑,为宋神宗(赵项)元丰年间(公元1073年)春张天骥所建。他隐居于此,并养两只仙鹤,后与苏轼成为挚交。亭匾原为乾隆御笔,后因被毁,现改用苏轼手迹。

云龙山

云龙山长3公里,北头毗连市区。山分九节,蜿蜒起伏,状似神龙,昂首向东北,曳尾于西南。因山上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山石上的“云龙山”三个气势磅礴的大字是明朝的莫于齐书写的。

招鹤亭

招鹤亭为砖木结构,小巧玲珑。因《放鹤亭记》中有《招鹤》之歌,所以叫招鹤亭。此亭位于一节山最高处。

邓永清彰功碑

邓永清(1920-1998)抗日战争时参加工作的老革命,建国后任国家第六机械工业部部长,为民族解放、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邓老一生收藏了明清书画200余件,1993年全部捐献家乡,专家们最保守的估价也在1000万元以上。徐州市政府为此在徐州博物馆设立“邓永清收藏书画馆”以永久收藏、陈列,并颁发奖金,但邓老当即全部捐献给铜山县,设立了“老战士教育基金会”。为表彰邓老的功绩,徐州市政府于1999年5月在云龙山云龙书院立“邓永清彰功碑”,这是一项绝无仅有的荣誉。碑后刻字赞曰:壮哉邓公,矢志革命;节俸集珍,高官雅行;终献桑梓,两袖清风。

云龙书院

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淮徐同知孙国瑜曾在此办学。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徐州知府李根云改造为书院,并命名为今名。著名词人、探花冯煦当过院长,进士王钦霖、刘庠都在这里当过教师。书院最初为清初宫式建筑,内有讲堂、四贤祠、文昌阁、宜福堂、紫翠轩、白鹿洞、望湖亭等建筑。辛亥革命后,驻地军政府肆意践踏,任人破坏,迄今保留的古迹有望湖亭、醉石亭、东坡石床、黄茅岗摩崖石刻等。

东坡石床

东坡石床是一块长3.3米,宽1.3米,高1.75米的天然长方石台。苏轼在徐为太守时,常与黄茅岗隐士张天骥一起饮酒作诗。元丰元年(1708年)9月17日,苏轼在好友陪同下登山览胜,醉卧山石。百姓见知州竟躺在茅草丛的乱石中拍手大笑,后苏轼随即作诗一首,体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与徐州人民深厚的感情。后人根据诗中之句,取名为东坡石床。

白鹿洞

白鹿洞高3.5米,宽3.1米,是一座人工修造的天然洞穴。据记载唐朝文人李渤与其兄曾居住在江西五老峰下,并养一只白鹿,人称“白鹿先生”。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为纪念他建白鹿书院,明正德初年南康太守王溱同为纪念李渤,辟山为洞,名为白鹿洞。洞两侧有小洞,门前有《新修望湖亭后可廊记》石碑一座。

大门

云龙山海拔142米,占地520422平方米,其中绿地50994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97.9%以上。三开间式石牌坊高10多米,长23米,上下12级台阶,中有平台,两侧有花坛。门楣正面有“云龙山”三个大字,背面有“古彭新辉”四个大字,均为著名书法家汪冰石所题写。

庙会

每年农历2月19日淮海经济最大的云龙山庙会,影响广大,万众云集,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交相辉映,成为名扬四海和重要民间艺术旅游活动。2002年,云龙山庙会还被国家旅游局编辑出版在《2002中国民间艺术游》宣传手册中,作为旅游专项活动向海内外旅游市场重点推介。

大士岩

大士岩是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徐州知州姜焯创建的,原为放鹤亭僧舍。兴建僧舍挖地基时,发现一巨石长约八丈。姜焯授意工人雕为观音大士像,原石当中有白纹一道,横亘腰间,随示名玉带观音,统名为大士殿。大士岩院内有清代种植的古柏两棵,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三义桥

始建于清代,后于1999年7月1日修复的卧牛泉上有一座石拱桥,名为三义桥。此桥原名云鹤桥,后因三位义士捐资重建而改名。它长7米,宽1.6米,桥柱是青石雕刻成的,栏杆上有二龙戏珠、麒麟等传统图案。立于桥东首的石碑是在泉池疏浚中发现并打捞上来的。

索道

云龙山索道位于风景优美、风光旖旎的云龙湖畔,穿越于逶迤九节的云龙山脉,整个索道全长1200米,垂直高度88米。索道是云龙山的特色,它将整个南郊风景区联成一体,人行其上,可将云龙山周围各处美景尽收眼底。

摩崖石刻

1931年9月底,戴季陶游览云龙山。在游览兴化寺时,随行人员中有人建议他为云龙山留字,此时正直“九一八”事变,便留下“造林兴学富国强兵,发扬文化保障汉京”16个字,现刻于云龙山第一节石壁之上。

观景台

观景台坐落在云龙山第三节山上。台高6米,占地1500平方米。整个建筑依山就势,造型古朴端庄,气势雄伟。登台临栏远眺,全城美景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入夜,霓虹灯光芒四射,宛如琼楼玉宇,人间仙境。

苏步桥

苏步桥重建于1999年,相传苏轼任徐州知州时,经常率宾客僚属到云龙山。在经过这里时不慎摔倒,被众人从山涧拉上来。其后,苏轼便安排在此建桥,方便人们行走。后百姓为纪念他,将此桥命名为苏步桥。

《放鹤亭记》

苏轼在徐州任太守期间,常率宾客在亭中饮酒。元丰元年十一月,苏轼写了一篇《放鹤亭记》,现立碑文于放鹤亭南侧,这篇文章脍炙人口,并被选入《古文观止》,徐州的云龙山和放鹤亭也因文而闻名于全国。

碑廊

黄茅岗摩崖石刻位于长达50米的悬崖峭壁上,共有碑碣32方。自北宋元丰元年至清道光十年,留下了30多人的诗文、游记等作品。此外还有一些碑记和石刻等,风格多样,刻工精湛,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张山人故址

张山人即苏轼好友张天骥,自号云龙山人。他爱好诗书、花木和音乐,隐居于云龙山黄茅岗。故址是近代园林部门仿宋代民居重修而建,有三间正房、三间配房和一间厨房,并在周围配有一些农家的用具。

大佛殿

兴化寺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半身像大石佛,高约三丈二尺,与云岗和龙门石窟同时代富有盛名。它被毛泽东主席称之为“国之瑰宝”,文物局局长郑振铎来兴化寺参观,认为大石佛“全国鲜见”。

古迹

北大门外原来石牌坊林立,它们既是封建礼节的象征,也是古代妇女悲惨命运的历史见证。1998年,为修建云龙山广场,在此发现了乾隆御笔“黄茅岗”石刻,后存于广场内。

详细地址
  • 徐州市泉山区和平路(徐州博物馆对面)
  • 徐州-云龙
  • (0516)83868109
相关推荐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